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板俊荣[1]
出 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97-100,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汉族民歌音乐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0CD085);南京晓庄学院科研立项项目"历代俗曲曲牌及词谱考析"(2009NXY08)
摘 要:迄今为止,关于阿炳及其作品和音乐贡献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史料的发掘几近穷尽。从一定程度上说,"阿炳"已从人名延伸为一种文化,即"阿炳文化"。于是,关于阿炳的研究不再单纯地拘泥于音乐本体分析或史料解读层面,而是需要有新的理论来支撑。立足民族音乐学的"主体观"及"多位网"视野展开相关研究工作,便是"阿炳文化"研究拓展出新视野之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