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经济视阈下中国模式的范式重建与解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海平[1] 叶祥松[2]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9 [2]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江汉论坛》2015年第1期26-31,共6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特区战略到功能区战略:特区模式的承继与转换”(编号:12YJC7901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我国的经济转型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即市场化过程,其中伴随着现代化过程,因市场化和现代化道路的独特和成功而被冠以"中国模式"。我国转型经济的首要特征是市场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的"内生性",以及"内生性"与"移植性"的有机结合,结合方式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制度适应性试验。相对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国模式存在范式"缺失"和"综合"的双重属性。从科学纲领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转型和发展模式的硬核,具有不可辩驳性;构成中国转型模式研究纲领除了硬核外,还有保护硬核不受攻击或不被"证伪"的保护带,以及因保护带而生的正反启示法。

关 键 词:中国模式 转型经济 新古典经济学 范式批判 道路自信 

分 类 号:F120[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