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与临床应用(6)——窦房结功能评定的方法和价值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慧[1] 李忠杰[1] 

机构地区:[1]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杭州市310014

出  处:《心电与循环》2014年第6期498-501,共4页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and Circulation

摘  要:窦房结功能障碍是导致心源性晕厥、乏力等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测、心电生理等方法对窦房结功能进行评定。随着新型国产食管心脏电生理仪技术的发展,食管电极改良,食管电生理标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有长足改进,有助于心律失常机制的揭示,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功能评价,可显著提高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危险分层和预后有指导意义。食管心脏电生理通过程控起搏左心房,检测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间接对窦房结的自律性和传导性进行评估[1-2]。我们结合近年来临床应用体会,简单概述一下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对窦房结功能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窦房结功能评定 心脏电生理技术 临床应用价值 食管电极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窦房结功能障碍 心律失常机制 房室传导功能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