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意义  被引量:2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伟静[1] 张爱华[2] 张荣荣[1] 焦常海[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儿科,2233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肾科

出  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年第24期1919-192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摘  要:目的 检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3]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维生素D(VitD)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组)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itD治疗组及非VitD治疗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VitD治疗组给予补充VitD治疗,治疗1个月.选择同期收治的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IgM及IgE水平,1个月后复查VitD治疗组及非VitD治疗组血清25-(OH) D3、IgA、IgG及IgE水平.结果 治疗前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25-(OH) D3、IgA及I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0、12.30、2.34,P均<0.05);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P<0.05).治疗1个月后VitD治疗组25-(OH)D3、IgA、IgG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4、8.77、3.06,P均<0.05);而IgE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5);1个月后VitD治疗组25-(OH)D3、IgA、IgG亦较非VitD治疗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8、5.40、2.17,P均<0.05);而IgE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4,P<0.05);非VitD治疗组治疗前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VitD水平降低及免疫球蛋白失衡,补充VitD后可调节其免疫球蛋白水平,提示VitD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密切相关。

关 键 词: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D 免疫球蛋白 

分 类 号:R725.6[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