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救助的公众认知与立法选择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国玲[1] 徐然[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出  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65-69,共5页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救助法律问题实证研究-以犯罪被害人救助为视角"(11BFX120)

摘  要:社会公众对被害救助制度的立场和态度,反映其对相关立法的接受程度。趋同的公众认知是法律制定的重要推动力,而较高接受程度的立法,又能够保障法律执行的实效。按照专业和职业的标准,将社会公众划分为普通社会公众、一般法律从业人员和专职救助人员,通过对这三类群体的实证分析,明晰不同群体的公众认知的趋同与分歧。在梳理和解释的基础上,将公众认知投射在被害人救助的立法研究之中,从而为"回应式"立法提供核心思路。

关 键 词:刑事被害人救助 公众认知 立法 

分 类 号:D920.0[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