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文学[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出 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9-13,共5页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作者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魏至隋唐中原政权授予周边民族的官爵名号研究"(项目编号:12CMZ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2年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史研究与教学中的金石资料应用"(项目编号:2012JY038)的资助
摘 要:"率众"官号是新莽东汉时期的外封官号之一。它至晚出自新莽时期,随着东汉王朝的结束而消失。其意义主要为助战平叛和保塞侦候,其封授对象则主要为边塞内外的乌桓鲜卑。它与后来应用最广泛的"率善"官号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内涵、封授对象等方面,区别较为明显,以至于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它们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沉浮。The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huaishan" and "Shuaizhong" official fitlenames in Easten Han Dynasty. As one of titles, it owns itself meaning and target officials. These aspects caused the different fate of the two in the process of the history change. Meanwhile, the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and their social change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itle system change and official seal selection.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4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