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律适用》2015年第1期56-61,共6页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摘 要:司法实务中,牵涉到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案件处理在原告提起共同诉讼或者分别起诉时,往往遭遇相关法律规范的解释适用与弱势方当事人利益的充分保护之间出现某种紧张关系的难题。本文从一个现实的案例出发,紧密结合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视角,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不同层次及其与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的关系讨论了共同诉讼成立之可能,再通过对民诉法第52条"诉讼标的"内涵的解释,说明可成立的是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在原告为了获得实质上救济而选择分别或先后起诉时,则需要解决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理"的问题。区分既判力"消极"和"积极"的两种作用,并依据"既判力的标准时"之后发生的事实,可以对此问题提供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