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1—2013年残留麻痹的AFP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瑞红[1] 林志强[1] 洪青山[1] 林光灿[1] 

机构地区:[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350001

出  处:《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年第6期16-17,共2页Strait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了解福建省2011—2013年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AFP监测质量。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个案材料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 2011—2013年共报告残留麻痹的AFP病例总发生率22.2%(70/316),其中<3岁占52.9%;性别比2.0∶1,≥3次免疫史占70.0%,有14例(20.0%)分离出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5例,脊灰病毒9例),分别是PVⅠ型、Ⅱ型、Ⅲ型和PVⅡ+Ⅲ型,经鉴定均为疫苗相关株。引起残留麻痹的疾病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急性脊髓炎和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等;病例的麻痹部位按不同病因而不同,以双下肢麻痹较多,其次单下肢,同时还伴有发热、腹泻、肌肉疼痛、肢体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失禁等,深部键发射减弱或消失。结论在消灭脊灰后期,应科学、合理调整消灭脊灰的免疫策略,减少VAPP病例的发生,加强GBS和急性脊髓炎防治,减少残留麻痹后遗症。

关 键 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残留麻痹 脊髓灰质炎 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 疾病控制 

分 类 号:R512.4[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