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现况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笛箫[1] 师晓东[1] 

机构地区:[1]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北京100020

出  处:《肝脏》2014年第10期782-786,共5页Chinese Hepatology

摘  要:药物性肝损伤(DILI)被定义为由多种药物、草药或其他化学药品导致的肝生化检测异常或肝功能异常,但需除外其他导致肝脏功能损伤的原因[1]。大部分DILI病例是人体对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产生过敏或代谢特异质反应所致[2-4]。在西方国家,DILI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5]。引起DILI的相关药物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在西方国家主要是抗生素、抗癫痫药和抗精神病药物;而在亚洲,则以中草药、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更为常见[6]。来自我国的针对138例DILI患者的单中心研究[7]显示,在2008年4月至2010年间上海超过21000人口中,导致DILI的首位药物是中草药,占总病例数的53.6%,抗生素类占8%,膳食补充剂占6.5%,这一结论与其他有类似生活习惯的亚洲国家的报道类似[8]。近年来,DILI的报道逐年增加,研究也逐渐开展,然而相关儿童方面的资料相对较少,甚至缺如,给儿科医务人员提出了挑战。

关 键 词:药物性肝损伤 儿童 DILI 急性肝功能衰竭 膳食补充剂 抗精神病药物 代谢产物 西方国家 

分 类 号:R725.7[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