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莨菪碱救治感染性休克的重新认识和展望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华田[1] 王海春[1] 

机构地区:[1]吉化总医院ICU,吉林132021

出  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年第1期10-12,共3页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摘  要:使用山莨菪碱(654-2)救治感染性休克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成功创举,经过各级医院近半个世纪的大量临床应用证明其对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是肯定的,同时也得到基础研究证据的支持。但是,多年来也一直存在以下三方面矛盾:①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山莨菪碱是扩血管药物,其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是扩张血管,而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是“小动脉痉挛”。这一整套的概念、判断与推理已经深入人心,被多数医务人员认可。

关 键 词:山莨菪碱(654-2) 感染性休克 救治 扩血管药物 小动脉痉挛 临床应用 扩张血管 发病机制 

分 类 号:R459.7[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