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猝死的“三大罪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建平[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  处:《医药食疗保健》2015年第2期10-10,共1页

摘  要: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是一类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的疾病,丰要流行于中国、日本、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该病猝死者多为青壮年(20~40岁),于夜间睡眠中(凌晨2~4时发生),偶见于午睡中猝死,男女比例约为11:1。由于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匮乏,收集难度较尺,尸体检验无特异性病理发生改变,故该项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关于死亡机制,目前国内外众说纷纭,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学说:急性心脏性死亡:约40%~50%的猝死都由心脏病变引起。猝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死者生前就有潜藏性的心血管病变存在。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猝死(又称冠心病猝死),死前多无明显症状,尸体检查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只有少数患者并发新近血栓形成或急性心肌梗死。部分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病例发现有心脏传导系统异常、肌纤维的肌红蛋白有灶性缺失、心肌细胞内纤维连接蛋白阳性。

关 键 词: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传导系统 纤维连接蛋白 东南亚地区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