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康明非[1] 章海凤[2] 付勇[1] 熊俊[1] 徐涵斌 周小平[4] 熊鹏[1] 李原浩[1]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2]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长沙410007 [3]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南昌3300034 [4]江西省南丰县中医院,344500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5年第1期125-127,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60527);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No.20121BBG70055)
摘 要:目的比较热敏灸与传统灸法、常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18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天枢-中极-对侧天枢区域内及肾俞-同侧次髎-对侧次髎-对侧肾俞区域内热敏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B组:上述区域选热敏强度最强的2个穴位实施传统悬灸治疗,每次每穴15min,2穴共30min;C组口服前列欣治疗,6粒/次,3次/d。三组治疗30d,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EPS-WBC)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WBC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B、C相比,A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WBC计数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P<0.01),A组显愈率为45.00%,与B、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消敏饱和灸量艾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灸量组及前列欣组。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46.1[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