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纪[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00
出 处:《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1-8,共8页Journal of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09AC003)"国家体验与国族认同--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与政治功能";本文为该项目成果的前言部分
摘 要: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过程是何等的艰辛和漫长。文章在这样一个思考的框架内,展开有关新中国电影中有关民族问题的思考。从1949年到1966年这17年间,新中国总共出品了大约600部电影,其中约50部为少数民族题材,数量虽然不算很多,但其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却是其他任何题材电影所无法比拟的。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这个类型的影片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a tough and long proces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ion issues in film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49 to 1966, about 600 films have been produced, and 50 of them are about ethnic minority, which put an irreplaceable influence on the audience. The implied cultural code and the historical role of this kind of film play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national state deserve our thinking and summary.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