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伪膜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细元[1] 梅红[1] 王宝香[1] 

机构地区:[1]武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15

出  处:《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年第1期90-9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

摘  要:随着抗生素种类的不断增多以及在临床的广泛使用[1],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的发生率逐年增加[2-4]。PMC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difficile, CD)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黏液血便、水电解质及血生化指标异常,与肠道细菌感染在临床表现及生化上有许多重叠处,易与感染性腹泻病相混淆,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而延误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对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外院或我院在治疗原发疾病过程中出现腹泻且治疗无好转,后转我科经临床、生化及结肠镜检查确诊的21例PMC 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关 键 词:临床分析 伪膜性肠炎 生化指标异常 感染性腹泻病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结肠镜检查 儿童 肠道菌群失调 

分 类 号:R725.7[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