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泉[1,2]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
出 处:《当代文坛》2015年第2期24-27,共4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学号:CSC NO.20140624004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意义生成的本体论研究--基于翻译转换过程中意义变异的考察";批准号:SC10B05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年度西部项目规划课题"翻译与意义生成的本体论研究";项目编号:11XYY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在反思传统译学译者主体阙如、破除作者中心一元翻译观的同时建立起了翻译的两肢性结构(译者—原文),并基于此结构从翻译本体论哲学层面提出了翻译即译者与文本进行二元视阈对话的过程之论断,进而指出,在视阈对话中文本异质性所产生的意义差异必然会以趋于主体性的变异形式实现自我释放,最后从翻译哲学和比较文学的双重角度审视了意义变异研究对于语言学与社会学研究以及文化交往与文化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