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陕西西安710100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12期232-237,共6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2BZX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马克思共生审美的哲学思想意蕴及当代意义阐释>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4T70930
摘 要:面对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我们应当从共生理念与法则的研究中得到启示。共生作为一种理念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无论是在自然界生物领域还是在人类社会的演化进程中,共生作为事实和规律都存在着,它是我们可以从自然界和客观历史中抽离出来并运用于社会组织以及作为价值导向去追求的。该文从共生理念和共生法则进行事实和理论的分析,揭示出共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的方法机理,概括共生法则的核心内容,为处理当前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共识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