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2]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新闻大学》2014年第6期55-61,共7页Journalism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2&ZD03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L047)
摘 要:大数据时代,"公共数据开放"作为一种"自由、平等、开放、协作"的人类开源精神,却在公共云端侵害了个人数据隐私权。除了大数据技术上的原因,还存在诸多结构上的因素:被操纵的公共领域与内心领域的融合趋向、技术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公众网络社会的抗争、不同文化价值的冲突等。如果摈弃技术乌托邦主义转而采取生态主义的整体观,就容易厘清"公共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的矛盾。现实中我们应还原开源精神,尊重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数据存在方式,尽快出台数据隐私权保护政策,制定大数据产业的行业自律条例,树立公众数据开放观念、提高公众大数据技术素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