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解释技术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未来不断增长的解释需求仍然是推动地震解释的核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Satinder Chopra Kurt J. Marfurt 刘延青 

机构地区:[1]Arcis地震解决厅案公司 [2]奥克拉荷马大学 [3]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采气工艺研究所

出  处:《世界石油工业》2014年第6期56-61,共6页World Petroleum Industry

摘  要:地震解释的核心是地质沉积和构造模型以及地震反射数据,两者结合可有助于井眼、微地震以及生产数据的整合,从而建立起更符合实际的油藏摸型。文中从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地震属性、岩石性质、数据整合等方面回顾了过去50年来地震解释技术的发展历程。未来,随着全球对煤层气、页岩气等致密性资源远景区关注度的持续升温,油气勘探工作重点将转变为确定生产井的生产能力和压裂增产能力,地震解释也将向着影响完井质量的渗透率的微小变化和岩性变化的评估方向转变。为了地震解释的长足发展,需加强对地球科学家和相关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关 键 词:地震解释技术 数据采集和处理 地震反射数据 油气勘探工作 数据整合 地球科学家 构造模型 地质沉积 

分 类 号:P631.44[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