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伟[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871
出 处:《历史研究》2015年第1期179-188,共10页Historical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北族王朝的政治文化特征--以辽金为中心"(项目号13JJD770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纳钵”(或译作捺钵、纳拔等)一词源自契丹语,本义为行宫、行帐,指契丹四时捺钵制度下的皇帝四季营地。金元以后,改指皇帝出行途中之顿宿所。①元朝亦有类似的游猎习俗,主要表现为两都巡幸体制。凡两都巡幸或柳林飞放,皆于途中置纳钵。杨允孚释其名日:“凡车驾行幸,宿顿之所,谓之纳宝,又名纳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