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机体损伤的观察比较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嘉莉[1] 郑晓铸[1] 卢星[1] 杨溯威 罗妙妙[1] 夏燕飞[1] 

机构地区:[1]浙江医院麻醉科,杭州市310013

出  处:《中华全科医学》2015年第3期495-49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摘  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CABG)与非体外循环(OPCABG)冠脉搭桥术对老年患者心、肝、肺和肾损伤的差异,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医院麻醉科收治的284例老年患者,133例接受CPBCABG(CPBCABG组),151例接受OPCABG(OPCABG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比较2组的肌钙蛋白Ⅰ(c Tn I)、氧合指数(OI)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CK-MB和c Tn I均比基线值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比较CPBCABG组的CK-MB和c Tn I均明显高于OPCABG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OI下降,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BCABG组降低更为显著,与OPCAB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CABG组和OPCABG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53%(16/68)和11.69%(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48 h的SCr、BUN、AST、ALT均较基线值明显增高,AST/ALT有所下降,与基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BCABG组改变更为显著,与OPCAB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CABG和OPCABG均可对老年患者的心、肺、肾和肝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但OPCABG的损伤要轻,更适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

关 键 词:冠脉搭桥术 冠心病 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Ⅰ 体外循环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614.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