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发病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国栋[1] 周霈[2] 黄亦琦[2]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 [2]福建省厦门市医药研究所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8

出  处:《福建医药杂志》2015年第1期128-130,共3页Fujian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30031)

摘  要:黄褐斑是以面部色素形成过多为表现的色素代谢异常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受到多种理化因素的影响[1]。通常其临床表现为淡褐色或黄褐色,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色斑,分布对称,可呈蝶翼状。有关黄褐斑形成机制的研究目前集中在内分泌、微量元素、血液流变学、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等方面,其确切机制至今虽仍未明确;但最终表皮黑色素和/或真皮嗜黑素细胞的异常增加引起色素沉着,导致患者发生黄褐斑是毋庸置疑的[2]。黄褐斑一旦生成很难消退,

关 键 词:黄褐斑 发病机制 治疗研究 

分 类 号:R758.42[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