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莉[1]
出 处:《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4-88,共5页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尚书>文体与中国古代文化观念"(2013SJD750025)
摘 要:誓言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文体之一,为今天仍然使用的宣誓仪式的最早体现。誓言体起源于夏代,到周代成熟,初期为战前命令,说明战争理由、对象、目的和奖惩措施。到西周作为约信方式,广泛使用于社会生活中。在西周宗法制度的情境下,盟誓出现。誓言为口语体,盟为书面语体,因此盟书能够保存。誓言语体庄重严谨、简洁明了,以三段作为基本结构,以替天行道,奉辞伐罪为主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