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Kyle J. Chepla Eugene Oh Bahman Guyuron 叶美辰[2] 高景恒[2] 张晨[3] 袁继龙[4]
机构地区:[1]克利夫兰大学医院病例医学中心和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2]《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3]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 [4]辽宁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出 处:《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年第2期I0020-I0020,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摘 要:背景虽然接受眶上神经行减压患者中的92%通过切除眉间肌肉群,至少50%的患者有所改善,但只有2/3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作者将单纯接受眉间肌切除术的患者和接受眉间肌切除联合眶上神经根管扩大术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2010年,将所有符合年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眉间肌切除术,治疗组患者接受眉间肌切除联合眶上神经根管扩大术,将两组患者术后偏头痛的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及偏头痛指数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部位的数量和术前头痛的特征,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偏头痛频率分别是每个月7.8次和4.1次,严重程度分别是5.6和4.4,偏头痛指数评分分别是26.5和11.1,持续前额痛分别是48.8%和25.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的持续时间不变(P=0.17)。结论眶上孔是眶上神经可能受压迫的位置,该处受压迫能触发前额偏头痛。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强烈建议行眶上神经根管切开术,以确保完全松解眶上神经,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也支持松解通过眶上切迹的纤维束。
关 键 词:神经根管扩大术 偏头痛 治疗组 前额痛 临床结果 切口术 统计学分析 头痛指数
分 类 号:R681.530.5[医药卫生—骨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