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2]东营市广饶县人民检察院
出 处:《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53-56,共4页
摘 要:城市精神是城市之魂,综合反映了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与道德理想,是城市居民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引领着城市的未来发展,其中的人民主权、人格平等等理念同时构成了城市法治的核心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方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更加彰显了依法治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作用。而城市法治化正是依法治国在区域范围内的具体体现,蕴含了法治建设的应有价值,响应了党依法治国方略的号召,构成了城市精神塑造的重要制度资源。同时,城市精神塑造的进程也必然要求法治为之保驾护航,而城市法治化作为法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人们生活中亟待满足的需求。由此,城市精神便成为了促进我国城市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助动力,促使我国法治化建设加快提上议事Et程,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法治化的建设进程。
关 键 词:城市法治化 精神塑造 依法治国方略 法治化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 城市精神 城市居民 精神价值
分 类 号:D64[政治法律—政治学] D927[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