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时机对受精失败患者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焕华[1] 冯贵雪[1] 张波[1] 周红[1] 舒金辉[1] 甘贤优[1] 汪彩珠[1] 林若芸[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广西南宁530003

出  处:《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

基  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258);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重2011065);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2210、Z2012211、Z2012206、Z2013262)

摘  要:目的 探讨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时机对体外受精失败患者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失败的患者共80周期,其中早补救组(受精<6h后补救)61周期,晚补救组(受精20 h后补救)19周期.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 结果 早补救组与晚补救组的平均年龄[(32.3±4.3)岁与(33.9±4.8)岁]、平均不孕年限[(5.2±3.1)年与(5.7±3.6)年]、平均获卵数[(12.5±6.8)个与(12.6±9.5)个]、成熟率(74.6%与72.0%)、正常受精率(85.2%与84.9%)、多精受精率(0.7%与0.6%)、卵裂率(96.7%与98.6%)、平均移植胚胎数[(1.7±0.7)个与(1.8±0.6)个]、临床妊娠率(48.1%与31.3%)和胚胎种植率(28.7%与2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优质胚胎率(48.2%与23.6%)、囊胚率(40.5%与11.2%)和周期冷冻率(63.9%与31.6%)早补救组显著高于晚补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补救ICSI能获得更多有发育潜能的胚胎,增加移植的机会,改善临床结局.

关 键 词: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受精失败 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分 类 号:R698.2[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