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窝颅骨表面标志与静脉窦关系影像学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英亮[1] 章文斌[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210029

出  处:《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第1期78-80,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

基  金:南京市卫生青年人才培养(QRX11009)

摘  要:在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术中,尤其是铣刀铣开骨瓣过程中,颅骨关建钻孔位置的选取对横窦、乙状窦的保护至关重要。以往多采用颅骨表面解剖标记来确定关键孔的颅骨外表面的位置,常用的解剖标记包括星点、上项线、乳突后缘等[1]。应用最广泛的为星点,即枕乳缝、顶乳缝、人字缝的交点,此点被广泛认为是横窦乙状窦移行处的颅骨表面标记。

关 键 词:后颅窝 横窦 静脉窦 星点 上项线 人字缝 开颅术 乙状窦后入路 骨瓣 乙状窦沟 

分 类 号:R322[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