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铭[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2期196-218,共23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中国传统戏剧的当下形态,是不断"延伸"的"传播媒介"累积而成的。从"传播媒介"视角入思,可以把传统戏剧当下存在的形态,分成存在于舞台演出中依赖"示现媒介"传播的"示现"型戏剧、存在于剧本和曲谱中依赖"再现媒介"传播的"再现"型戏剧和存在于影视胶片、网络数据中依赖"机械/电子媒介"传播的"机械/电子"型戏剧三大形态。审视中国传统戏剧传播媒介的"延伸"过程,可以总结出三条对于积极思考传统戏剧当今发展有启发意义的结论(:1)中国传统戏剧的传播媒介是从"多个"源头"延伸"出的"多种"媒介的融合(;2)中国传统戏剧不断延伸的传播媒介中,有一条贯穿"媒介延伸"、可以消弭媒介冲突、实现媒介融合的"红线"——让传统戏剧"示现"性演出的艺术魅力更饱满地释放出来(;3)"延伸"的只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传播方式,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内质"并未随传播媒介延伸而"更换"。由此提出:在当今这个"电子传媒时代",在积极适应新传媒的同时,守护住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内质",不断推出让中国传统戏剧"示现"性演出的艺术魅力饱满释放出来的新剧目,才是攸关中国传统戏剧未来发展命运的头等大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