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 长沙410001
出 处:《医学临床研究》2015年第1期137-139,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基 金:湖南省人民医院仁术科研发展基金(2006-22)
摘 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脑损伤后谷氨酸及甘氨酸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本实验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脑损伤组(B组)和利多卡因处理组(C组)。C组致伤前即刻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30mg/kg,致伤后1h,4h,6h,12h,24h,48h分别于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15mg/kg。观察指标为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和甘氨酸(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每组随机取一只右顶叶脑留取切片组织块作电镜,观察顶叶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A组在各时刻谷氨酸和甘氨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B组和C组两者分别在脑损伤1h时开始升高,伤后8h达高峰,持续到第72h;C组在伤后各时刻两者升高幅度小于B组。A组线粒体基本正常,B组和C组两组线粒体都有破坏,C组损害较B组有所减轻。结论利多卡因对于脑损伤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而其作用机制与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和甘氨酸(抑制性氨基酸)有一定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