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新进展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素梅[1] 李明霞[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乌鲁木齐830000

出  处:《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年第2期152-15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Neonatology

摘  要:母乳性黄疸是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现的黄疸,足月儿多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在1860年Frerichs首次提出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有关,直至1963年Newman等发现母乳喂养是迁延性黄疸的危险因素之一,1964年Arias才正式提出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的概念,并证实暂停母乳喂养可减轻黄疸。

关 键 词: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 未结合胆红素 晚发型 发病机制 迁延性 喂养方式 NEWMAN JAUNDICE 血清总胆红素值 

分 类 号:R722.17[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