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极违反契约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赫尔曼·史韬伯 金可可[2] 

机构地区:[1]不详 [2]华东政法大学

出  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126-141,共16页Ecupl Journal

基  金: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德国潘德克顿法体系之源流”(项目号08SG5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私法史中的体系思想”(项目号2009BFX00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电子支付民事法律问题研究”(项目号14BFX16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1900年《德国民法典》仅规定迟延、不能两种给付障碍形态,以积极行为违反契约(瑕疵给付或违反不作为债务)时,并无明文,就其法律效果及其证成,学说上多有争议。通过对学说与判例之精细检讨,史韬伯认为,积极违反契约,应类推第286条发生损害赔偿义务,于双务契约中,应类推第326条发生解除权或主张不履行之损害赔偿;拒绝履行亦属积极违约之一种,债权人因此得进一步免于催告、备货之义务。

关 键 词:积极违反契约 债务不履行 瑕疵给付 加害给付 拒绝履行 损害赔偿 解除 

分 类 号:D91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