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北京外国语大学
出 处:《外语与翻译》2015年第1期36-41,共6页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nslation
摘 要:本文探讨体现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木"概念背后的借代和隐喻。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的"木"背后存在概念借代"木代树的组成部分"和"木代树制品"以及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现代汉语中的"木"背后存在概念借代"木代木制品"和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体现为"具有树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和"具有木行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其中前者主要指向"人",后者在古汉语中指向"东方"、"春季"、"木星"、"木德朝代"及"肝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向"木星"。"木"的发展变化源于科学技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