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保国[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美国的钓鱼岛政策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不持立场";另一方面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它肇始于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对钓鱼岛的军事控制,根源于二战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随着战后美国东亚乃至全球霸权战略的变化而逐渐演变而成。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炮制非法的《旧金山和约》,并通过片面援引该条约把其对钓鱼岛的占据"合法化",埋下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种子。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与日本签订非法的《归还冲绳协定》,把钓鱼岛的施政权一起交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中日钓鱼岛争端,同时以"中立"之名行偏袒日本之实。冷战后尤其是"重返亚洲"以来,美国把《美日安保条约》与中国钓鱼岛挂钩,从而加剧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不仅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始作俑者,而且是近年来争端激化的"幕后黑手"。总之,美国的钓鱼岛政策违背法理,是美国一贯坚持的霸权逻辑的必然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