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是恰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吗?——基于SVAR模型的数据分析与传导效果检验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理[1] 赵淼[1] 何梦泽[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3期7-11,共5页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46)"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研究--基于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视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3YJA790083)"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开市场操作的新动向与传导机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常规使用的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基础上,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变量体系,在理论界与实务界是一个有争议的研究课题。研究基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的技术方法,实证检验并评估比较了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市场利率等中介目标变量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脉冲响应以及对物价水平与经济产出的影响。结论显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与经济变量的相关性都比较好;但是社会融资规模对操作工具的脉冲响应更加稳定,冲击效果更大;市场利率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更加显著。而且在经济异质型地区,各中介目标变量体现出了差异化的传导效果。为了达到精确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应相互协调并与其他宏观政策配合使用。

关 键 词:社会融资规模 中介目标变量 传导效果 

分 类 号:F832.0[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