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敦宁[1]
出 处:《学习论坛》2015年第3期69-73,共5页Tribune of Study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062);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刑法修改宏观问题研究”(2012WZD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14年10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同年11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的条文共计47条,其中涉及减少现行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加大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完善惩处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加大对腐败犯罪的惩处力度、惩治失信背信行为以及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等众多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近年来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深化对草案内容的了解并对其进一步的完善有所裨益,本刊特刊发三篇文章,对草案中涉及的治安违法行为的犯罪化、死刑废止、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犯罪规定的完善等重要问题予以集中研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