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茅》到《恢复》:“戎马”生涯“书生”气  

To Analyse the Bookish of GUO Moruo Based on Vanguard and Recove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冠龙[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励耘学刊》2014年第2期281-295,共15页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郭沫若诗歌的文学史书写与文学形象研究”(GY12A06)成果

摘  要:虽然郭沫若在20年代开始思考"革命"问题,但是他作为文人所具有的书生气质是其思想中最稳定、最本质的一面,制约着他对革命的思考和认识,形成了具有书生气的"革命"理想,在1923年前后主要表现为根据从书本中得来的知识和个人生活遭遇对革命进行简单想象和幻想,在1928年前后主要表现为对革命的天真执着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这些都可以从《前茅》和《恢复》两部诗集中解读出来。Although GUO Moruo began to think of the question about revolution, the bookish is steady and essencial in his mind because he is an intellectual, and impact his ideal about revolution. Around the year 1923, he visualized revolution simply based on his own life and some books. Around the year 1928, he aspire to revolution simple and unaffected. All of above earl be analysed based on Vanguard and Recovery.

关 键 词:郭沫若 《前茅》 《恢复》 国民革命运动 “戎马书生”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