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恒璐[1]
出 处:《音乐探索》2015年第2期16-25,共10页Explorations in Music
摘 要:笔者曾经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发表过一篇文章《三种音高思维的创作理念与实践》,第一次提出在音乐创作的音高体系方面存在着音阶、音列和音程的基本创作途径。[1]三种音高思维是从传统到现代风格的各种作曲观念的技法源头,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它就是在音高体系方面实施多样化技法的"宗"。本文通过对美国作曲家塞谬尔·巴伯的这首典型作品的细节分析,印证了在一首独立作品当中,采用多元技术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传统的调性创作手法(音阶思维)如何与序列、纯音程写作的技法相结合?传统曲式的构架中,调性组织及其终止式是如何与非调性的音高材料有机地进行结合?作曲家在一定的美感、风格的感召下,在音乐创作的种种具体途径中,逐步自觉地抛弃"单一技法"的局限,提升各类音乐创作技法之长项,才能在个体艺术想象力的支配下,自由而丰满地驰骋于音响的天地之间。
关 键 词:三种音高思维 音阶音列音程 半音数的音程呈现方式 多样化技术手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