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100730
出 处:《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年第4期264-267,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3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32203)资助项目
摘 要:大疱性类天疱疮(BP)、妊娠性类天疱疮(PG)、黏膜类天疱疮(MMP)及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EBA)的致病性抗体的研究进展迅速,这4种疾病各自致病性抗体不仅存在多个靶抗原,而且最主要靶抗原上存在着多个致病性抗体的结合位点。BP与PG致病性抗体结合位点为BP180NC16A,MMP为L-322的α3链,EBA为Ⅶ型胶原的NC1段。表位漂移学说的致病性抗体的研究为免疫吸附疗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免疫吸附作为一项重要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主要通过清除循环系统中的致病性抗体,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作用,即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源头阻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该文仅就上述4种类天疱疮致病性抗体及免疫吸附疗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分 类 号:R758.29[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