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华俊[1] 张红梅[1] 常利军[1] 牛侨[1]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15年第1期41-46,共6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01258);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晋教财[2011]205号);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3021033-3)
摘 要: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BDE-153对大鼠神经细胞的毒性损伤,为研究PBDE的神经毒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1)体内实验部分:将40只新生雄性清洁级SD大鼠按窝别和体重随机分为溶剂对照(橄榄油)组和低(1 mg/kg)、中(5 mg/kg)、高剂量(10 mg/kg)BDE-153染毒组,每组10只。在仔鼠出生第10天,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并且每周称重并记录大鼠的食欲、饮水量和体重增长状况,观察大鼠的神经行为变化。两个月后,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以及TUNEL染色结果 ,采用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LDH活力和细胞凋亡;(2)体外实验部分: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神经元,分别用10、20和40μmol/L BDE-153染毒48 h后(另设DMSO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Hoechst 33258和AO/EB染色法观察BDE-153染毒后神经细胞凋亡,采用比色法、CCK-8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LDH活力、细胞活力和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 (1)染毒后大鼠一般状况以及行为无明显改变。体内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显示,BDE-153能引起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体内外各染毒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和LDH活力均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体外各染毒组神经细胞的细胞活力呈现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E-153能引起体内外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表现为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神经细胞活力降低,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凋亡率增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9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