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亮[1] 王桦[1] 曾尔亢[2] 张艳芳[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武汉430071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第22期6529-653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CDB06002)

摘  要:衰老是指伴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也是人体对内环境和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生命后期阶段出现的全身性、进行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1〕。衰老可表现为头发花白、皮肤褶皱、行动迟缓、相关激素分泌减少、记忆功能减退及多种脏器退行性变化等〔2〕。从整个衰老的分子特征来看,可以概括为:基因组不稳定、细胞衰老、端粒损耗、表观遗传改变、干细胞耗竭、细胞间通信改变、蛋白稳定性丧失、营养感受紊乱、线粒体功能紊乱等特点〔3〕。衰老从开始到显现退行性变化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间,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并没有观察到明确的程序性现象〔4〕。衰老的学说很多,包括自由基学说、遗传程序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差错灾难学说、交联学说、脂褐素累积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遗传基因衰老学说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衰老发生的机制。近年来,衰老遗传学说在衰老机制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寻找到一些与衰老有关的衰老基因和长寿基因,并发现至少有4条基因通路属衰老相关基因〔5〕。人类的长寿与衰老是一对矛盾体。长寿与衰老并非取决于单个基因,衰老相关基因亦应有“长寿基因”和“衰老基因”之分〔6〕。细胞中是否存在调控衰老进程与寿限的“长寿基因”与“衰老基因”是近十年来探索的热点。对模式生物研究的结果表明,基因的确可以影响生物的衰老及寿限。目前已知衰老并非单一基因决定,衰老相关基因并非一种,很可能是一个基因群〔6〕。

关 键 词:衰老 基因 肿瘤抑制 

分 类 号:R592[医药卫生—老年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