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文化产出分期与地域文化原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祖群[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党支部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年第9期101-104,共4页Aesthet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Y088);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GA12100);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项目(PHR201108319);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BG125YB012);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2012SKL02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5019000005);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与世界文化研究基地2013-2014年度青年研究项目(BWSK201304)

摘  要:贾平凹作为一个从商州走出来的作家,他的文学轨迹有一个"寻根乡土——转型之痛——文化反省"的过程。其"商州系列"作品从文学地理角度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作品(如《白朗》、《我是农民》)以寻根为主题,中期作品(《废都》、《秦腔》)折射痛苦的文化反省、悲壮的社会转型,后期作品(《古炉》)则超越了新的"文革"叙事,体现内在乡土文学的价值系统,并且在写作手法上有极大的创新。这一过程的转变,体现了贾平凹对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反省,深层次剖析人与人之间群体关系的变异,从而折向人与自然的回归。相信今后,贾平凹的作品会以更深层次触及灵魂的方式剖析人与自然,回归自然,回归到"无"。

关 键 词:贾平凹 作品分期 地域文化 原型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