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心脏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皓[1] 李小辉[2] 郑少忆[2] 陈寄梅[2] 庄建[2] 朱平[2] 

机构地区:[1]广东医学院 [2]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心外科,广州510080

出  处:《广东医学》2015年第6期960-962,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10DFA32660;2008DFA31140);中国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1BAI11B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370230)

摘  要:心脏移植是对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离体供心的保存是影响心脏移植成功率和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离体心脏保存的安全时限为4~6 h[1],超过这一时限,心脏将会产生不可逆的改变,因此,心脏移植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延长心脏保存时间和提高离体心脏的保存效果[2]。由于供体需求量的增加,供体筛选的标准变得更宽松,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供体和边缘供体被应用于临床[3],这也对供体心脏保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离体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是研究离体心脏保存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着重对近年来离体心脏保存方法和保存过程中离体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离体心脏保存 病理生理变化 边缘供体 心脏移植 心脏病患者 远期生存率 术后患者 离体供心 

分 类 号:R654.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