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转霞[1] 朱永红[1] 夏芝[1] 赵俊侠[1] 石跃进[1] 刘巷禄[1]
机构地区:[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运城044000
出 处:《中国棉花》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China Cotton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CARS-18-29);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2014ZYFZ-06)
摘 要:以1998-2013年山西省审定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源,对44个中熟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参数及其年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皮棉产量、皮棉增产率、枯萎病病指、黄萎病病指变幅大,铃重、衣分变幅较小。中绒和中短绒类型品种占97.5%;纤维比强度分布在中等到很强档;整齐度指数属较高档的品种占85%,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变异较大。2随着时间推移,品种的铃重、马克隆值呈增加趋势;皮棉增产率、枯萎病病指、纤维伸长率有下降趋势;皮棉产量、黄萎病病指、纤维长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衣分、纤维比强度和整齐度指数呈年度间波动。3皮棉产量和黄萎病抗性是棉花品种审定的主要限制因子。审定品种品质类型单一,难以满足纺织多元化需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