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233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年第2期205-20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2000)
摘 要: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其临床应用已从最初的断指(肢)再植、再造发展到外观、功能并重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显微血管吻合技术作为显微外科的技术核心,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显微血管是指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的血管,直径一般为0.2~3.0 mm.尽管显微血管吻合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但仍有约5%的游离组织移植物及10%~30%的再植断指无法成活[1-4].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以及吻合口血栓脱落导致下游微循环障碍是引起移植物坏死的主要原因[5].临床上常规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及纤维溶解药物防治术后血栓形成,然而各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尚不明确,对于如何合理选用药物达到最佳的效果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近年来,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以防治术后血栓形成的观念逐渐引起重视.此外,各种新的无创血管吻合技术不断涌现.本文通过总结当前预防显微血管吻合术后血栓形成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显微血管吻合技术 术后血栓形成 药物防治 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 断指(肢)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显微血管吻合术 临床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