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足三里对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电解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靳彩虹[1] 景晓慧 

机构地区:[1]甘肃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化室,甘肃平凉744000 [2]甘肃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甘肃平凉744000

出  处:《新中医》2015年第5期248-249,共2页New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以及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5 h始电针双足三里,每天2次,每次间隔8 h,直至患者自然排气。期间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症状,判断临床疗效,并监测术前和术后第3天血常规及电解质水平。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首次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腹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3天血白细胞(WBC)较术前均增高,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没有变化,经正态性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P>0.05)。2组术后第3天WBC、RBC、HGB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3天电解质指标经正态性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P>0.05)。2组K+均低于术前,观察组K+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明确、良好的促进作用;电针足三里对术后血清K+水平的降低有一定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其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原因之一。

关 键 词:全子宫切除术 电针 足三里 胃肠功能恢复 电解质水平 血白细胞 血红细胞 血红蛋白 K+ 

分 类 号:R713.42[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