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心棉”有毒有害的伪劣特征  

Discussion on the Bad Character of “Black Cott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孔丽萍[1] 唐银明 张书雅 张雅婕 秦言华[1] 周硕[1] 

机构地区:[1]中国纤维检验局 [2]北京京检实力可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3]河北省纤维检验局 [4]北京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中国纤检》2015年第1期79-80,共2页China Fiber Inspection

摘  要:本文介绍了整治"黑心棉"的相关法律法规,整理了"黑心棉"检验鉴定技术相关的标准,梳理分析了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标准对"黑心棉"禁止使用原料的判定,以及相关标准适用性和有效性。通过上述梳理分析,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霉菌、酵母菌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确认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界定"黑心棉"重要微生物指标。因此,根据"黑心棉"的特征,确定异味、短纤维率、含杂率、再加工纤维状物质、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黑心棉"的检测技术指标。

关 键 词:“黑心棉” 絮用纤维制品 致病菌 

分 类 号:TS107.2[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