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工业合作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游海华[1]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抗日战争研究》2015年第1期110-123,共14页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南区域社会史研究--以闽粤赣皖浙毗连地区的国统区为例"(10CZS022);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支持项目(11ZJQN060YB)的中期成果之一

摘  要:中国工业合作运动是抗战时期的时代产物。在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倡导和组织下成立的工合东南区办事处,是"东南工合的总枢纽"。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与全国其他区的工合相比,东南区设立的事务所(包括指导站)是最多的,也是抗战结束后中国工合协会最后撤销的地区办事处,还是最早创办培黎学校的地方;东南工合业务发展虽总体居于中游,但其造纸业独领风骚,淘金业、制革工业、机器工业名列前茅。东南工合是中国战时经济动员的重要新手段之一;它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充实了我国的"经济国防线",稳定了东南地区的抗战形势,有力支持了中国的持久抗战,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 键 词:抗日战争 东南地区 工业合作 东南工合 经济动员 

分 类 号:F42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