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一”到“差异”:柯林武德与西方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作成[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出  处:《社科纵横》2015年第4期119-124,共6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10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D052);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支持项目(SYQ2013-1)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上半叶,柯林武德作为认识论历史哲学代表人物,批判实证主义史学的"如实直书"理想。他反对实证主义史学按照自然科学思维模式理解历史学,认为历史学不需要借助自然科学来确保自身的独立性。在历史知识性质问题上,柯林武德摒弃"同一"论,坚持"差异"论,认为历史学家作为能动的认识主体在研究过程中普遍运用前提假设。因而,历史认识客观性未必排斥价值判断,主体与客体并非彼此孤立。批判的历史哲学基石由此奠立。在历史解释模式问题上,卡尔·亨佩尔提出覆盖率模型作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共有的解释模式。威廉·德雷在继承柯林武德理论基础上提出"行动合理解释",论证历史学与自然科学解释模式的差异。这也彰显了柯林武德对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影响。批判的与分析的历史哲学在这种学术嬗变与争鸣中也"同"、"异"共存。

关 键 词:柯林武德 实证主义 历史知识性质 历史解释模式 

分 类 号:K0[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