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玲[1]
机构地区:[1]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
出 处:《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3期141-142,共2页
摘 要:简·坎皮恩编剧并导演的电影《钢琴课》被视作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纵观坎皮恩的作品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她拍摄影片的主要目标其实还是对女性问题进行探讨。只是,如果太过于追求个性化的表述,将使得这种讨论的开展十分有限。为此《钢琴课》不得不考虑商业与主流的需求。本文从《钢琴课》中女性的双重束缚、海意象与反抗、失语与呐喊三方面,浅析影片符号视野中的女性形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