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反抗、呐喊——《钢琴课》符号视野中的女性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玲[1] 

机构地区:[1]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

出  处:《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3期141-142,共2页

摘  要:简·坎皮恩编剧并导演的电影《钢琴课》被视作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纵观坎皮恩的作品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她拍摄影片的主要目标其实还是对女性问题进行探讨。只是,如果太过于追求个性化的表述,将使得这种讨论的开展十分有限。为此《钢琴课》不得不考虑商业与主流的需求。本文从《钢琴课》中女性的双重束缚、海意象与反抗、失语与呐喊三方面,浅析影片符号视野中的女性形象。

关 键 词:《钢琴课》 简·坎皮恩 女性主义 

分 类 号:J303[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