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欢欢[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2期35-42,共8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公元6世纪的清辩将陈那重新规范了的因明论法导入对中观空性的论证,一改中观派对"空"的否定性推演,实现了对"空"的肯定性证明,发展出了有别于龙树等其他中观家的"二谛"、"空性"等理论,成为印度佛教哲学鼎盛时期的重要代表。本文通过分析清辩主著《大乘掌珍论》中的"掌珍比量",集中考察"中观空性的因明论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与方法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