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87-92,共6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10075)
摘 要:马克思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整体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批判以往哲学和宗教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以及在分析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确立的,具有统治性和阶级性、实践性和现实性、冲突性和独立性以及人民性的特征,彰显了其占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本质和推动历史进程的社会功能。马克思挖掉传统意识形态的根基,为意识形态的概念革命奠定了基础,为人民群众赢得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用社会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